百年匠心酿琼浆 金圆台酒业集团的复兴密码 从百年老窖到国宴新贵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金圆台酒业集团

admin 6小时前 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贵州茅台镇7.5平方公里的酱酒核心产区,赤水河畔的晨雾中,一座以金色圆鼎为标志的建筑群巍然矗立,这里,便是传承百年酿造技艺的金圆台酒业集团,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载誉而归的"圆鼎烧坊",到如今年产能突破8000吨的现代化酒企,金圆台用三代人的坚守与突破,谱写了一曲传统工艺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的传奇乐章。

百年匠心酿琼浆 金圆台酒业集团的复兴密码
从百年老窖到国宴新贵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金圆台酒业集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窖池里的时光密码 走进金圆台1号酿酒车间,128口明代万历年间的窖池如同沉睡的巨龙,青石砌就的窖壁上凝结着厚达三寸的"窖泥黄金甲",这些历经四百余年微生物驯化的活文物,正是金圆台酒体醇厚的基因密码,国家级酿酒大师李守仁抚摸着斑驳的窖壁说:"每克窖泥含有3000余种微生物,这些'酿酒工程师'的代谢活动,是任何现代科技都无法复制的生命密码。"

遵循古法的"12987"工艺在这里得到极致呈现:每年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中,需经历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在第三车间的晾堂里,76岁的曲师张永福仍坚持用传统"踩曲舞"制曲,他说:"女工们赤足踩出的梅花曲,中间高、四边低,松紧适度,才能让微生物充分生长。"这种传承自清代的制曲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技赋能下的守正创新 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金圆台集团投资3.2亿元建成了智能化酿造中心,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着1300个工艺控制点,AI算法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整润粮水温,无人机巡检系统让制曲车间的温度波动精确到0.5℃,技术总监王立新展示着大数据平台:"我们建立了涵盖10万组微生物样本的数据库,每一轮次酒醅的菌群结构都能被精准解析。"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结出丰硕成果,2021年,金圆台研发的"微氧陈酿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将基酒老熟周期从5年缩短至3年,同时完整保留风味物质,集团还与江南大学共建"中国酱香型白酒研究院",在风味物质解析、健康因子研究等领域取得17项专利突破。

文化IP塑造品牌新势能 走进金圆台酒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1915巴拿马金奖证书"旁,AR技术重现了当年"智碎酒瓶扬国威"的历史场景,这种古今对话的品牌叙事,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市场营销总监陈薇介绍:"我们打造的'时间旅行者'系列文创酒,将二十四节气与传统酒令结合,在Z世代市场实现300%的年增长率。"

更令人瞩目的是国宴用酒的新突破,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金圆台"盛世典藏"系列成为官方指定用酒,这款由30年以上陈酿勾调的产品,其酒体微黄透亮、挂杯如绸的特性,源自对129道工序的极致把控,外宾品尝后赞叹:"这是流动的东方琥珀。"

生态链构建产业新格局 在赤水河上游的有机高粱基地,5万亩红缨子糯高粱随风起伏,种植户李建国算了一笔账:"公司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亩均收入从1200元提升到3800元。"金圆台推行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2个乡镇实现产业脱贫,更值得称道的是其"零排放"生态体系:酒糟转化为生物饲料,废水处理达饮用水标准,厂区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800万度。

面对新时代的消费变革,金圆台启动"全球酱香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亚太运营中心,在巴黎开设文化体验馆,2023年财报显示,其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217%,生肖文化"系列在欧美市场掀起收藏热潮。

站在建厂110周年的历史节点,金圆台集团董事长赵明哲这样诠释企业精神:"我们左手握着明代的酒甑,右手敲击着数字化的键盘,但心跳始终与赤水河的潮汐同频。"这个百年酒企的故事,正如其珍藏的1979年批次的"世纪典藏",在时光的淬炼中愈发醇厚,在创新的激荡里永葆生机,当晨曦再次染红赤水河面,金圆台的酿酒匠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他们知道,每一滴琼浆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也孕育着未来的芬芳。

(全文共1278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