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红葡萄酒的甜度密码,从科学原理到品鉴艺术 红葡萄酒的甜度
甜度的科学基础:发酵与残糖的博弈红葡萄酒的甜度本质上是一场酵母与糖分的微观战争,葡萄果实中天然存在的葡萄糖和果糖(约160-24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在中国东南部的闽西大地,山水灵秀,物产丰饶,在这片承载着客家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土地上,龙岩酒业有限公司以"酿一方水土,传百年匠心"的精神,书写着一部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化酒企的传奇篇章,这家始于1923年的企业,历经三代人的坚守与革新,不仅成为福建省白酒产业的标杆,更以独特的"闽派浓香"风味,在中华酒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
百年传承:从"万源酒坊"到现代酒企 龙岩酒业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初年,1923年,客家酿酒师傅张万源在龙岩东肖镇创办"万源酒坊",以传统地缸发酵工艺酿制米酒,据《龙岩县志》记载,当时的酒坊已形成"九蒸八酿"的独特工艺,所产米酒因"清亮如泉,甘醇绵长"被列为官府宴饮专用酒,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万源酒坊联合当地七家酿酒作坊组建国营龙岩酒厂,开启规模化生产的新纪元。
上世纪80年代,第三代传人张德昌带领技术团队突破性地将传统米酒工艺与浓香型白酒技术相结合,于1987年成功研发出具有闽西特色的"龙岩醇"系列,这款酒体既保留客家米酒的清雅甘润,又兼具川派浓香的馥郁丰满,开创了"闽派浓香"的品类先河,2010年,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更名为龙岩酒业有限公司,建立起占地380亩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年产能突破5万吨。
匠心工艺: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在龙岩酒业的核心酿造区,至今保留着128口百年窖池,这些由特殊红壤夯筑的窖池,经过近百年的微生物驯化,形成了独特的菌群生态系统,国家级酿酒大师陈永辉介绍:"我们的窖泥中已检测出超过200种有益微生物,这是形成'闽派浓香'风味特征的关键。"每批原料需经过90天超长发酵周期,相比普通浓香型白酒延长近一倍,使得酒体中的酯类物质更加丰富。
企业独创的"三曲共酵"技术堪称工艺精髓,在传统大曲基础上,创新性加入客家红曲和野生草本曲,既提升了酒体的层次感,又赋予产品天然的琥珀色泽,生产总监林建华透露:"我们与江南大学联合研发的智能温控系统,能将发酵温度波动控制在±0.5℃以内,这是传统工艺无法企及的精度。"
产品矩阵:从经典到创新的立体布局 龙岩酒业构建了覆盖高中低端的完整产品体系,旗舰产品"百年龙醇"系列采用20年以上陈酿基酒,瓶身设计融入永定土楼元素,连续三年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的"客韵"系列果酒,创新性地将百香果、蜜柚等闽西特产与传统米酒结合,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打造的"数字酒庄"系统,消费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溯每瓶酒的原料产地、酿造过程乃至窖藏环境,这项技术使产品防伪率达到100%,2022年推出的限量版NFT数字藏品酒,开创了酒类产品"实体+虚拟"的双重收藏模式,首批5000套上线即告售罄。
市场开拓:从区域龙头到全国布局 依托"立足福建,辐射东南,布局全国"的战略,龙岩酒业已建立覆盖28个省级行政区的销售网络,在福建本土市场,企业连续15年保持白酒销量冠军,龙岩醇"系列在闽西地区占有率高达73%,通过与永辉超市、新华都等连锁商超的战略合作,产品成功打入华东、华南主要城市。
跨境电商成为新的增长极,2021年设立的海外事业部,已推动产品进入东南亚、北美等12个国家和地区,在马来西亚华人市场,"客家乡愁"系列米酒创下单月销售20万瓶的纪录,企业还与厦门航空达成合作,成为其国际航线的指定用酒。
社会责任:酿就绿色发展的企业担当 作为福建省首批"绿色工厂"认证企业,龙岩酒业投资1.2亿元建设生态循环系统,酿酒产生的酒糟全部转化为有机饲料,年处理量达8万吨;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8%,年节水相当于30个标准游泳池,厂区屋顶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00吨。
在文化传承方面,企业投资建设的"闽西酒文化博物馆"收藏酿酒器具、文献资料等珍贵文物800余件,年接待参观者超5万人次,连续举办七届的"客家酿酒文化节",已成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
未来展望:书写新时代的酿造传奇 站在百年新起点,龙岩酒业正加速推进"智慧酒企"建设,投资3.5亿元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将于2024年全面落地,届时将实现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与中科院联合成立的"微生物发酵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发适应低度化、健康化趋势的新产品。
董事长张明远在百年庆典上表示:"我们将坚守'酿好酒'的初心,力争到2030年实现年销售额破50亿元,让'闽派浓香'飘香世界。"这个从客家土楼走出的酒业品牌,正以传承百年的匠心与与时俱进的创新,在新时代续写着属于中国酿酒人的辉煌篇章。
(全文统计:1582字)
发表评论